颈复康:用现代工艺打造精品中药
穿过古老的燕山山脊线,承德大地展露北方地域特有的广袤与坚韧。在这片土地上,有一家药厂经历风雨,迎来66华诞。
2018年9月5日,记者走进该药厂时,感到一股浓郁的中药味在空气里弥漫,苦涩中泛着淡淡的甜香,离厂房靠得越近,味道越浓。这里就是承德人心中的老牌药厂——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颈复康药业”)。
敞开胸怀 引进来
1983年,颈复康药业还叫承德中药厂,李沈明也还不是董事长。
那时候,承德中药厂经济实力薄弱:几百万元的年产值,几百名员工,算下来一年利润只有19.7万元,刚刚够买一辆桑塔纳。李沈明在这种境况下,担任该药厂的副厂长。
计划经济的年代,承德中药厂没有销售队伍,生产的药品完全由原承德医药采购供应站包销;也没有汽车,运输全靠一辆大马车,一位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驻厂员,负责全厂的原料供应、销售等工作。彼时,承德中药厂就像一个车间,经历蜕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
1983年 8月1日,为顺应改革开放需要,承德中药厂中西药分立,企业在困境中谋求转型升级。李沈明与当时的厂领导商议,决定利用毗邻京津和承德作为旅游开放城市的区域优势,以及地处燕山腹地、药材资源蕴藏丰富的有利条件,借助“外脑”开发新产品。
1984年,困境中的承德中药厂召开燕山药材资源开发座谈会。会上,中医药界的24位著名专家学者献计献策,为承德中药厂“把脉开方”。正是这次会议,使承德中药厂获得了颈复康方剂的信息,为开发腰痛宁胶囊、清宫长春胶囊等产品奠定了基础。
伴随着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颈复康药业也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管理制度的转变。
改革开放40年,李沈明在医药行业耕耘了39年,从技术员一路做到董事长,亲历颈复康药业的数次阵痛与转型。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的蜕变,李沈明总结了企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国有企业要稳定改革。如果处理不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往往容易‘翻车’。”
颈复康药业自1952年建厂至今,已逾一个甲子,其成长中不乏管理者的智慧。“虽然我们是国有企业,但不影响近几年陆续与中国中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等药业巨擘建立资本合作伙伴关系;虽然承德地处山区,但不影响我们以开放的胸怀,与央企、资本大鳄建立股权合作关系。”李沈明说。
66年,对颈复康药业来说,是企业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结,同时又是一个蓄势待发的新起点,也是企业实现百年基业长青宏伟蓝图的一个重要节点。
66年来,颈复康药业历经风雨,在困境中谋求转型升级,在蜕变中不断发展壮大。66年后的今天,颈复康药业已经成长为集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生产制造、药品贸易流通、中药研发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还获得全国中药50强,河北省医药制造业龙头企业之一,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钟情研究 改工艺
李沈明将自己的微信取名为“百岁药工”。“活一百岁是我的目标,而药工是我的职业。”这位企业家对中药研究情有独钟。
颈复康颗粒上市已有33年,名称从未更改。不过,“百岁药工”凭借对中药的钻研精神,不断改进其生产工艺。
作为颈复康药业的拳头产品,颈复康颗粒拥有全公司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它的生产线以日本干法造粒技术为主,从喷雾干燥、计量、给料、粉碎、混合、输送、造粒、分筛、回粉直至转入自动化包装生产,整个工艺流程形成了封闭式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被国家发改委授予“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设备水平的提高,不仅为企业的生产能力增效,更保证了产品的优良品质。
李沈明对颈复康颗粒的国内地位十分有信心:“颈复康颗粒的方子来源于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是上世纪80年代京津冀协作的成果。”
谈到颈复康颗粒,一定绕不开腰痛宁胶囊。二者同时期上市,是颈复康药业的左膀右臂。
腰痛宁胶囊最初来自河南南阳郭家的家传秘方——“马钱子散”及“二号散”。颈复康人对其开发研究,一剂中医药民间药方就此被挖掘成为腰痛治疗良药。30多年来,腰痛宁胶囊从未更名,但技术早已升级换代。
从腰痛宁胶囊上市那天起,颈复康药业便将不断提升质控标准、生产一流产品作为企业的不懈追求。1987年,颈复康药业从马钱子的士的宁含量测定入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取代了最初的酸碱滴定法,使士的宁精准含量由每粒1.15毫克~1.58毫克进一步压缩20%。2006年,为确保药品安全有效,颈复康药业以高效液相分析仪测定士的宁及马钱子碱和麻黄碱的含量测定,再次收窄了士的宁的含量范围;同年又与清华大学中药现代研究中心合作,启动了“腰痛宁胶囊全过程多途径质量控制新技术及应用”科研项目。2008年,该项目完成并实施,实现了对十味中药复方固体制剂质量稳定性的良好控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33年前,颈复康药业相继研制开发了颈复康和腰痛宁。如今,颈复康颗粒、腰痛宁胶囊单品年销售额均约5亿元,颈复康药业也伴随着这两个主导产品销量的不断增长发展壮大起来,跻身全国中成药制造企业先进行列。
“只有坚守产品质量底线,不断提高产品疗效,保证产品安全性,才能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李沈明总结道。
颈复康药业在66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走出了一条“特色中药、绿色中药、文化中药”的发展之路。
绿色中药控源头
“绿色中药”的理念早已形成一张网,笼住了颈复康药业中药材的源头。
八味益肾丸是颈复康药业研制的国家级新药,其中重要的一味药材是雄蚕蛾。
如今,中药材市场上的雌蚕蛾和雄蚕蛾掺杂在一起,买不到纯的雄蚕蛾。而八味益肾丸主要原料是从雄蚕蛾中提取的雄激素。于是,李沈明打算“自己养殖、自己使用”,建立自己的养殖基地。
然而,承德地处北方、无霜期短,如果养殖雄蚕蛾,一年仅能生产两季。通过寻找和研究,颈复康药业的技术团队欣喜地发现山东莱芜因气候适宜,雄蚕蛾一年生产多达四季。
其实,不仅这一味药材,早在1984年召开的燕山中药材资源开发座谈会,就已经为开发腰痛宁胶囊、清宫长春胶囊等产品所用的道地药材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基于承德独特的资源优势,李沈明选准了关黄柏、北苍术、山桃仁、土鳖虫、全蝎五种药材作为重点发展品种,用5年时间资助承德市林业集团在河北滦平县于营子、拉海岭林场栽种关黄柏和山桃仁;在河北承德县、隆化县和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等地设立或控股参股30个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联合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组建了承德中药材种植养殖共享联盟。
因为承德及周围地区多是山区,山地比较多,地产药材也比较丰富。近年来,在颈复康药业的带动下,承德市不断加大对中药材规范种植技术和仿野生种植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以颈复康药业为龙头、燕山大宗道地药材为主的多个种植养殖基地,主要品种有黄芩、黄柏、北豆根、北苍术等。
颈复康药业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加大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通过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立项支持新药研发等手段,全力推进将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了承德市乃至周边地区中药产业大发展。
除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之外,颈复康药业还在坚持中药材原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与20多家企业保持常年合作,通过合作共赢的开放市场策略,极大提升了合作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标准和市场竞争力。
如今,在颈复康人眼中,“绿色中药”不仅代表着健康、环保、低耗、高效,更象征着企业的品质特征,更是企业质量、规模、效益、科学、环保、责任、可持续发展的总体体现。
不仅如此,颈复康药业对高质量中药材的追求还从国内延展到国际:马钱子采用越南和印度产的,乳香采用索马里的,没药采用埃塞俄比亚的,辅料来自美国……
专注质量 强信念
2018年6月初,颈复康药业接受了第10次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
为了将药品管理法和药品GMP的理念贯彻到产品研发、生产、上市、风险控制全过程,灌输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每一天的工作中,颈复康药业每年都会组织若干次自上而下的培训和知识竞赛;组织青年员工到药材基地参与种药材、认药材,“作为药企的员工,不能只知成品,不识药材!”从公司高层到基层部门,从生产车间到行政岗位,每一名企业员工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传统中医药文化和现代管理理念的熏陶。
为了提升产品标准,该公司员工付出了很多艰辛。以颈复康颗粒为例,最初对于产品的质量把控仅仅处于定性检测的层面,但由于市场上中药材的炮制方式不同,为了保证药品的稳定性,就将定性检测提升为定量检测。
腰痛宁胶囊的标准控制更是经过了多次重大更新,今天的腰痛宁胶囊检测已经增加了指纹图谱技术,类似于人体的DNA检测,对药材进行鉴别。
腰痛宁胶囊最大的技术突破,是对产品中马钱子含有的毒性成分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含量的测定,颈复康药业连续三次提升腰痛宁胶囊的质量标准,将士的宁含量范围最终控制在每粒1.15毫克~1.40毫克,这是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16个含马钱子的制剂中,控制区间精度最高的品种,也形成了腰痛宁胶囊不可复制的技术壁垒。
经过多年发展,颈复康药业对于药品质量管理从未懈怠,并实现了由低层次向高质量的转变。李沈明骄傲地说:“即便现在将颈复康颗粒和腰痛宁胶囊的方剂公布于世,也很难有企业可以做出与此相同的产品,因为这两种药是以生产质量高标准在市场中取胜的。”
2016年,颈复康药业大刀阔斧地开展了十大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目前主体项目均已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2018年年初,该公司又开始了一系列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涵盖颗粒剂、丸剂、口服液、保健品4条生产线。
在李沈明看来,质量标准的提升是颈复康药业永远的使命。“标准就是‘法’,是一个企业竞争的核心。”而公司生产的颈复康颗粒、腰痛宁胶囊、复方石韦片正是凭借着高标准被收入国家药典。
多年来,颈复康药业坚持把中医药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并挖掘来源于古代的中医药古方,力求做到公司的每个车间、每个部门、每个角落都充满中医药文化,把济世养生、至诚至仁的企业宗旨落到实处。
转载于《中国医药报》